文章詳情
無菌病房的空氣凈化
日期:2025-07-03 23:47
瀏覽次數:8
摘要:
無菌病房(Bioclean TreatmentUnit)(層流護理室)是指通過層流凈化空調系統提供的無菌環境、收治因骨髓移植等而**力極度低下患者的場所。
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主要用于預防性隔離,如接受化學療法的白血病患者,惡性腫瘤經各種**造成白血球減少的患者,再生**性貧血造成的白血球極端減少的患者,**不全的患者,臟器移植前后給予**抑制劑的患者,放射線傷害造成的白血球減少的患者,嚴重**的患者,呼吸器官**患者等。其目的在于預防被感染。據調查,前述患者的直接死因中,由于感染所造成的死亡有越來越大的趨勢。
在ICU(集中**室)病房中,也有必要設置潔凈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,為感染患者或者被感染患者服務。
無菌環境的維持
病房經過清潔**后,再送入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的層流空氣,以此實現無菌環境,并非是一件難事。但是,在我們身體上寄宿著無數的**,盡管在入室前經過各種嚴格的前處理,仍不可能將人體變成無菌狀態。
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的建設標準
日本的厚生?。ㄏ喈斢谖覈l生部)對無菌病房的標準做了明確的規定:
●潔凈度在萬級以上。其實,更多的醫院往往設計100級的無菌病房。
●病房內提供無菌水和無菌食品,用品必須經過**。
●醫護人員進入或物品供應均必須保持下風側狀態,以滿足無菌要求。
美國建筑師協會(AIA)在2001年版的醫院與保健設施設計的建設指南中,已用“無菌病房”稱謂。而是將之歸類在防護環境病房(ProtectedEnvironmentRoom)中。
美國CDC(**管理預防中心)和HICPAC(醫療感染管理咨詢委員會)則勸告,不要在新建的保護環境室中使用層流空調系統(Laminar air flow systems)并提出了如下具體要還求:
●送風系統在中央或末端,配置高效過濾器(HEPA)。
●必須是氣密室。
●保證每小時大于12次換氣。
●送風口送出的潔凈空氣橫斷病床形成單一方向性氣流,從房間的另一側被排走。
●對前室或走道維持2.5Pa以上正壓。
●配置日常監視系統,記錄監視結果。
●全部病房出入口均需配置自動門。
動線流程
動線是指人或物的活動軌跡和方向。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的病人、醫護人員、探視家屬以及物品的動線流程如圖。
整體規劃
位置:從方便管理的角度出發,宜設置在中心護士站附近,建筑物末端安靜處。
建筑面積:3~4床的約200m2(18m×12m);6~10床的約360m2(30m×12m)。
家屬探視走道:單獨設置。設置對講系統隔探視觀察窗無菌病房相望,可與維修空間并用。
藥浴室:設在進入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的通道側,提供**水,也在使用移動浴槽。
更衣室:設置**水洗手,并有更衣柜。
護士站:兼有記錄,觀察等多種功能,約20m2,方便對每個無菌病房的觀察。
器材室:放置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專用的**儀器,(如X線C臂機,心電圖等)。
儲存室:約15 m2。
病床的位置:以患者能看到窗外的景色為佳。
前室和準備室
設在走道的入口處。
設計醫護人員的洗手器和更衣柜。
提供**水為佳。
設計**器材和被服類的專用存放處。
設置微波爐及小型高壓蒸氣**裝置。
無菌食品和**材料除外。
設置清潔供應和回收專用的傳遞箱。
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的原理
室內的所有空氣按一定的速度朝同一方向流動時,這一氣流我們稱之為層流。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的工作原理就是使通過高效過濾器(HEPA)過濾后的無塵無菌的空氣,水平或者垂直地在室內通過,創造出沒有塵埃,沒有微生物的潔凈空間,以期達到防止感染的目的。
層流又可分主垂直和水平兩種形式,工業上常選用垂直層流,而在無菌病房,根據筆者在日本的觀察,則水平層流居多。
建筑設計上的注意事項
要保證一定的活動空間。室內色彩應給予患者以明快、開朗的感覺。
為了保證病房的安靜與隱蔽,宜設置電動窗簾,并由患者控制開關。
考慮到室內的清潔**,裝飾建材應有較強的**性能,不宜使用金屬板。
設置專用廁所、沐浴室。內裝飾要求簡潔,便于清洗和擦拭。
設置觀察窗,方便家屬探視。
醫療氣體方面,要有氧氣、負壓吸引。
有自動門。
室內設備應設有:床頭柜、護士呼叫系統、對講電話、電視監控系統等。
暖通設計上的注意事項
重癥單間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,宜采用單獨凈化空調系統。送風使用高效過濾器(HEPA)。
垂直層流和水平層流均可應用在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。近20年的實踐表明,前者常使用在多人間和過渡無菌病房,以及集中**室、急診搶救用**病房。而重癥單間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更傾向于后者,即水平層流型。
考慮到風速和噪聲對病人的不適影響。高效過濾器的送風面和風速,通常針對白天工作段和晚上睡眠時段,實行不同的設定。垂直層流型,白天為不低于0.25m/s,晚上為不低于0.15 m/s;水平層流型,則白天不低于0.35~0.38m/s,晚上不低于0.19~0.22 m/s。室內維持正常。
由于必須連續24小時運轉,建議采用雙風機以防患于未然。
12次/小時以上換氣,正壓維持在2.5Pa以上。
電氣設計的注意事項
宜配備緊急電源。
室內設備和儀器
洗手和沐浴設備。在無面積的情況下,洗手池和語音風淋室自動門風淋室也可設置在病房內,通常位于附屬或相鄰的廁所內。供水盡可能實現無菌化處理,設置位置要充分考慮氣流的方向。
座便器。因面積有限,日本的醫院也常常將共用折疊式座便器設置在室內,我國則通常設計單獨廁所。盡管我們用各種方式注意到廁所的潔凈度維持,但是仍然難以做到對座便器周圍污染的完全防止。這必須充分引起重視。室內設置座便器時,注意設置是否正在使用的表示燈。
醫療氣體。根據具體需要可選擇氧氣和負壓吸引。氧氣的出口附近建議設置過濾裝置。
通信設備。護士呼叫系統、對講電話、電話、電視機端子,心電圖的端子等按要求設置。
NCI方式
(Ncl National Cancer lnstitute)
NCI方式作為一種已有二十余年實踐經驗的方式,被廣泛應用。近期日本高達90%以上的無菌病房均采用此方式。此方式的*大優點是終端開放性(Open-end)。保證了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永遠是在患者的下風,達到了層流的目的。NCI方式屬水平層流型。
小結
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是醫院內潔凈技術要求*高的潔凈室。
無菌病房(層流護理室)目前在國內尚無完整的技術規范。各單位主要參照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實踐經驗和標準,同時,有必要關注美國CDC指南的動向。
在整體規劃上要重視動線流程,以合理布局防止交叉感染。
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居住環境,重視室內的舒適性和隱蔽性。
重癥單人間宜采用獨立凈化空調系統和兩檔風速的水平層流方式,以保證12次/小時以上換氣和2.5Pa。送風口使用高效過濾器。就導層流方式而言,日本以水平層流居多,約占67%;而我國則以垂直層流形式為主,約占60%。
無論是哪一種層流方式,其凈化空調系統的原理均相似。歸納起來,其特點如下:
送風面高效過濾器(HEPA)滿布大于送風面的60%,高效過濾器設置在系統的末端。
兩種送風模式中,垂直層流型白天不低于0.25 m/s,晚上為不低于0.15 m/s;水平層流型白天不低于0.35m/s,晚上不低于0.19m/s。通過測試證明,這兩種送風模式靜態時,均能達到潔凈度100級。
獨立空氣處理機組。盡管初期投資略大地些,但考慮到運轉成本和效果,我們仍建議必須單獨設置空氣處理機組。
備用風機。每臺獨立空氣處理機組內均設置兩臺獨立風機,一臺為白天大風量運轉,一臺為晚間小風量運轉,且兩臺風機設置為互為備用。自動控制簡便,當一臺損壞時,另一臺自動迅速啟動并發出維修報警信號,可維持室內的無菌環境。
系統消聲設計。無菌病房內安靜的環境非常重要,因為病人將24小時在這里居住和接受**,且*長將可能住上2-3個月。我們設置送風三級回風兩段微孔板消聲裝置,達到理想效果。同時,通過2種送風模式,使晚間更安靜。
節能設計??紤]到循環風量非常大,如采用一次回風形式,制冷段容量大,能耗多。我司建議采用二次回風并配輔助電加熱形式,在保證達到室內溫濕度要求的同時,又可節約能源。每臺機組風機均采用變頻控制技術,風機在節狀況下運轉,以達到節能效果。
新風系統設計。建議采用獨立凈化新風機組,對新風冷(熱)和三級過濾處理,以便為后級過濾器提供保障,延長末級過濾器的更換時間。新風由新風機處理后,再分別送至各獨立循環機組,再由循環機組送入室內。每一新風支管上均設置定風量閥,保證室內的新風量和室內壓差梯度的建立。
自動控制系統。采用德國西門子自動控制系統。根據室內的溫濕度信號控制回風管上電動水閥、電加熱器及一二次回風風閥,使室內溫濕度達到高設定的要求,并能自動轉換白天或晚間運轉模式。設置風機故障及過濾器堵塞報警,為無菌病房提供必要的自控保障。
深圳市金光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:www.fhyx.net
國內免費電話:4000-2288-21